暮春的夜,晚风中带着丝丝夏日的气息,潮湿、芬芳、生机盎然。我支开窗户,看着橘色宫灯下绽放的两盆红玫瑰,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张青白色的梨花笺静静摊放在红木雕花的小几上,花鸟眉纹小砚上搁着锦素才刚送来的犀角狼毫笔,已经蘸饱了墨,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
我提起笔随手写了一句,忆起当日梨花树下四人望画说典的旧事,不觉微微一笑。又有好几个月不曾见到高旸和玉枢了。每次我新年出宫,高旸总会来接我,他如今已经快十八岁了,足有八尺来高。而玉枢也因为勤练歌舞足足高了我半个头。
恰巧绿萼来换茶,遂念道:“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念完笑了一声。
此时高曜披衣坐在我的对面看书,芸儿坐在圆桌旁临字。高曜听见绿萼的笑声,立刻抬起头来道:“绿萼姐姐笑什么?”
绿萼笑道:“回殿下,奴婢只是觉得,‘不知今夜属何人’这句话问得很好。”
我顿时红了脸道:“胡说什么!?不许扰了殿下念书。”绿萼伸了伸舌头,忙捧了陈茶退了下去。
高曜道:“孤也觉得这句话问得极好。”
我问道:“怎么说?”
高曜道:“梨花和溪水都是实在的景物,经他这么虚虚的一问,就有些意境了。”
我笑道:“日常并没有见殿下在诗词上用心,却说得很在理呢。”
高曜道:“义阳皇姐的封女巡不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么,因此义阳皇姐时常谈论诗词,孤便听了两句。不过诗词文学究竟是小道,因此孤不喜欢。”说罢又低头读书。
我顿时失笑道:“谁告诉你诗词文学是小道的?”
高曜复又抬头,目光炯炯,认真道:“太子哥哥告诉我的。天下的学问便如一棵大树,有根本,有枝叶,根本滋长枝叶,枝叶荫覆根本。做学问当从根本开始。那诗词文学便是枝叶。”
我将写了诗词的梨花笺揉做一团扔到竹篓中,一面洗笔一面问道:“殿下知道何谓根本么?”
高曜道:“萧太傅说,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依靠什么而活着,为什么而活着,才是根本。”
我命人将笔墨纸砚都撤了下去,端上三碗五福安神汤,缓缓抽出高曜肘下的书,笑道:“殿下说得对。只是臣女有句话要劝殿下。爱学问固然是好的,可是也不要太委屈自己了。平日做完了功课,爱什么便去学什么,横竖也不用去应试,何必如此辛苦。这两日殿下看书看得太晚,慎嫔娘娘有些担心呢。”
自从高曜满了七岁,识字也有好几千,夜间便自己看书,再也不用我给他说故事了。有不明白的地方,方才来问我。如此一年下来,颇读了些书,人也更加沉稳了。他喝了一口汤,方才缓缓问道:“孤记得当年玉机姐姐说孟尝君田文的故事给孤听,教导孤当致力于学业,他日好在父皇面前言必有中,怎么如今倒说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