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和郭近儒目视着沈在的背景渐行渐远。
半晌,郭近儒忧心忡忡地开口说道:“沈在勇敢果决,能应付战场上险象横生,但是太过正直善良,老生担心他无法接受官场的阴暗啊。”
戚继光道:“先生所担心的事情正是本帅所担心的。沈在是个难得的将才,将来可堪大用。但是他如果打算将来从朝为官的话,就得面对这些阴暗——毕竟,身为朝中大将除了会打仗,还得学会别的。”末了又笑道:“先生之才堪比诸葛孔明,却不愿入朝为官,难道不是因为看不惯官场之事吗?如今却说起沈在来。”
郭近儒哈哈一笑道:“元帅谬赞了,老生怎敢和诸葛孔明相提并论?不过老生确实愿意落得一身清闲。”
两人相顾开怀大笑。
在整个戚家军中,戚继光对郭近儒最为敬重,遇事多与他商量。不仅是因为戚继光佩服郭近儒的才识,更是因为钦佩郭近儒的高风亮节。当今皇上朱厚熜闻听郭近儒之名,曾数次请郭近儒出山,欲拜为国师,但均被郭近儒婉言拒绝。郭近儒早看透了朝廷的昏暗和腐败,明白当年刘伯温急流勇退的智慧,是故死活不肯入朝为官,朱厚熜只得作罢。而这样的一个人物,却甘心在戚家军帐下做一个幕僚,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天下安定,实在是难能可贵。
沈在离开帅营后没有去找虞景川,因为此时的他都是心乱如麻,又如何去劝慰虞景川?
回到军帐后,沈在卸下盔甲,坐在火炉旁,拔出青虹剑怔怔地看着。
火苗映在剑刃上无声地摇曳着。沈在叹了一口气,将剑入鞘。
沈在闯荡江湖的时候杀过不少的恶霸和悍匪,如今投戚家军麾下也斩杀过不少的敌人。以前他杀死那些恶霸和悍匪时,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这是在替天行道,为那些被欺压和被残杀的人们讨回公道。但是如今,那些在战场上不相识的敌人都是无恶不作的恶人吗?他们都该被清除干净吗?如果不清除这些‘倭寇’,又何如还太平于天下苍生?
沈在不禁迷茫起来。如今的事情远没有他快意江湖时的那样简单。
“或许我根本就适合闯荡江湖吧,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浪子,想一些简单的事情。”沈在苦笑着自言自语道。接着,又无限柔情地说道:“还有,和依依相伴一生,一起浪迹天涯。”想到这里,辞去军务的念头不由得萌生,一时间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时李请闲走了进来,拱手道:“戚元帅那边押过来十八名俘虏,说是交给沈将军处置。”
沈在从深思中醒来,道:“都带到军营外面的草地上吧,我一会过去。”
李请闲领命而去。
沈在寻思该如何处置这些倭寇:关押着要供饮食还要调拨人手看管,放了他们又是放虎归山,把他们编入行伍无异引狼入室,杀了他们似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沈在疲惫地按了按太阳穴,开始明白戚继光的处境了。
等沈在走出军营来到外面那片草地时,李请闲正带着三十几个士兵押着那十八个俘虏。那些俘虏都被反绑着,低着头跪在地上。李请闲拿着皮鞭在他们间来回巡走,皮鞭不是落在他们身上:“老实点,头低下——你,往后点......”。见到沈在后,李请闲恭敬地退到一边。
沈在对着这些俘虏厉声道:“都抬起头来!”
大部分俘虏都乖乖地抬起了头看着沈在,个别仍旧低着头不加理睬。李请闲一示意,后面的士兵用膝盖抵在那些不听命俘虏的背后,双手拉扯着他们的头发逼他们昂起脸来。
沈在缓缓从他们面前走过,端详着每一个俘虏脸色的神情——有胆怯的,有愤怒的,有挑衅的,有恳求的,有淡定的......几乎成了脸谱长廊了。
沈在边走边朗声说道:“你们中有以杀人为乐的,也有迫于生计的。今天,本将军都给你们一次机会放你们走。但是,记住,天作孽,尤可恕,人作孽,不可活。本将军会记住你们每一个人,再敢侵犯我大明国境骚扰我大明国民,本将军将亲手将你们正法。回去吧!回到你们的国家,告诉你们的族人,告诉他们,我们的仁慈,所以才让你们活下去;告诉他们,我们的强大,如果胆敢来犯,在这里他们得到的只有死亡和毁灭!”转过头又对李请闲说道:“给他们松绑,放他们走!”
李请闲和众士兵都愣住了,连那些本来以为难逃一死的俘虏也楞住了。
李请闲迟疑了一会,马上下令道:“松绑,放他们走!”那些士兵回过神来,给那些俘虏松绑。那些俘虏终于相信是真的放他们走了,不少俘虏向沈在鞠了一躬后逃也似的跑开了。
沈在看着那些俘虏没命地往远处的树林狂奔而去,心里七上八下。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等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还有一个俘虏没离开——正是那天被沈在救下的那个年轻俘虏。此时他正鞠着身子,胆怯地看着沈在。
本书首发于看书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