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王光兴从王府领了银元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世昌书坊开始准备.手头上正在印刷的一些书籍全部停印,将整个作坊清理出来等候耿精忠的样板,然后开始印制报纸.
世昌书坊正在为顾家等几家海商印制的书籍最多的也只印制了一半,这一下停了下来,还得赔付他们的损失.不过王光兴一点也不在乎,也根本没有和耿精忠提到这些个事情,他相信,那些商家不会在这个事情上为难他,毕竟现在他可是世子的麾下.不用一天,整个作坊便全部清理干净.作坊内准备了大批的印刷材料,纸张也被王光兴命人裁成了长两尺宽一尺半的的统一规格,雕工,印工时刻待命.
耿精忠这些天可就忙了,以前从来没有人创办过正真意义上的报纸,而他要的报纸乃是极为接近后世形态的.他绞尽脑汁的回想脑袋里的记忆,准备出一期内容全面的报纸,打出一个开门红.写字的部分都是都不用他来操作,未来学堂内有的是字写的好的先生.耿精忠用铅笔将几张纸划好板块,四四方方,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同的内容.
这第一期的样板总共有六张,内容较多,必须得印制双面.第一张报纸,全部是关于前一个月马尾海军清剿海盗的内容,涉及到每一个细节.例如如何做的准备,何时何地在哪里和海盗大战,战斗过程怎样,敌我双方伤亡如何,有功将士名单,英雄模范的描写,战后战士们的抚恤与奖赏以及最后的海盗头目公审.
第二张报纸则是涉及生意,分为了好几个小部分.专门讲生意经的板块,教百姓们如何做生意与有哪些生意可做;招工板块则主要就是各商家招收活计的广告,不过现在还没有商家招工的信息,因此就登上靖南王府自家工坊的招工信息.
第三张报纸乃是讲授农林牧渔的信息,主要的根据就是前明时期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这是专门给乡里百姓看的.这一张报纸耿精忠准备单独剔出来,派人定时张贴至乡里百姓村庄,考虑到很多百姓不识字,到时候再派人并当众宣讲.当然《农政全书》内容宏富,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刊登上去,只能慢慢来.
《农政全书》里面讲到的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等等,都是十分实用的.比如徐光启把中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所记载的一百多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分析,发现蝗灾"最盛于夏秋之间",得出"涸泽者蝗之原本也"的结论.同时他对蝗虫的生活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提出了防治的办法.福建是不可能人人经商,因此耿精忠此举必定能够赢得百姓们的欢迎.
第四张报纸则是讲述一些奇闻异事,以及小说连载.明清两代,诗词远远及不上唐宋,但是小说的发展却是十分的繁荣昌盛.此时的福建也同样如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乡里百姓,无人不喜欢读,听小说.从宋朝开始就有说书人诞生,现代则是几乎发展到了顶峰.说书人讲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讲史的多了,人们还是爱听新鲜的,因此新创作的小说也很受欢迎.
这是第一期报纸,当然要弄点新鲜的.耿精忠找来几个擅长写灵怪小说的读书人,要他们创作修真类的小说.耿精忠将自己前世看过的那些修仙小说大概说了一部分,就是从凡人修至真仙其间所有的经历,讲述修仙者不在是高高在上,而是一个很现实的世界,是强者为尊的世界.具体的修炼体系是练气,筑基,金丹,结婴,化神,分神,合体,渡劫而后飞升成为真仙,全新的修炼系统结合以前的神话小说开创一个新的小说时代.
耿精忠口干舌燥的讲了一个多时辰才将内容讲完,不过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等于给几人打开了全新的一扇门,也等于给了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几人听完以后立刻便回去创作去了,几天后耿精忠会从中率先挑选出一两部慢慢连载.
第五张则最为重要,因为这是专门给读书人看的.上面刊登的都是学术问题,和一般老百姓可没什么关系.在现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基本上都分为了三大学派.右派以黄宗羲为首乃属阳明学派的余波,中派以顾炎武着重批评王学末流而肯定宋儒,左派则是颜李学派,力排明末王学的空腐.福建这里比不上江浙学术氛围浓厚,但是却受到了三家学派的共同影响,刊登几家文章,必定大火!
第六张报纸耿精忠也不确定有多少人会看,写的全都是关于西学的知识.不过第一期内容偏向于欧洲诸国史记以及航海知识等.这些内容估计也就是欧洲诸国史记还能吸引一些读者的目光,其他的估计读书人是不大会看的.但是对于传播科学,耿精忠还是不遗余力的.不管看的人多不多,这一块都是不能丢弃的.
这六张报纸,其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模块,就是中间栏的广告模块.这是专门留给商家打广告用的,这第一期嘛,当然都是王府旗下作坊的广告了,就连起点镇工坊的广告都打上了!几张报纸,经过众人十来天的填充,终于初见成型.原先估计只需要三两天时间的,却没想到事情做起来却是这么的麻烦.[,!].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搞,就像是写那修真类小说,几位写手添添补补最终还是在耿精忠的指导下才完成的体系.十天时间也只不过列出了大纲,写出了万把字而已.
耿精忠将几张样板报纸仔细的审阅后,才将之送至世昌书坊.不对,现在应该叫做新华报社了!世昌书坊已经改换了门面,装饰一新.按照耿精忠的要求,不必要的东西全部都被清理了出去,成了一家正真意义上的报社.耿精忠将报社起名字叫做新华报社,报纸也就叫做新华报.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了!
在这十来天里,耿精忠派去询问西洋传教士以及西洋工人的侍卫也回来了,果然,其中就有两个传教士曾经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并且会调制油墨.王光兴也是精于此道,在看了传教士的操作后,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的门道,不过是用灯黑作为颜料,亚麻油为连结料,再用手工将其均匀混合便可以制成.
用这种油墨来替代水墨进行印刷后,果然效果大大增强.王光兴虽然还带有不少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但他毕竟也是和外国人打过交道的,知道这些西方人还是有不少的长处,倒不致于把一切海外世界指为荒诞无稽.这也就是在福建等沿海地区,商人们都比较经常与西洋人接触,还算是比较开放的.这种情况若是放在起点镇或是澳门一带,那就属于司空见惯了.起点镇的百姓与那些西洋人基本上已经融合在了一起,对西洋物品多有接触,知道西洋人还是有很多地方只得学习的.耿精忠此刻在未来学堂里不也是大力推广西学嘛!
说起这种油墨,还是配上西方的印刷机器才是最合适,不过那东西一时间并不能立刻做出来.两位传教士在观察完现场的印刷效果后,还表示若是做出他们的印刷机器,效率比新华报社的活字印刷还要高.他们所说的那种印刷机器,在欧洲被称作古登堡印刷机.
说道古登堡这个人,在欧洲的名气可是大了去了,十九世纪的雨果称他的印刷术为世界上最大的发明,现代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在他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将古登堡排在第八位,可见古登堡的巨大影响力.不过这也难怪,他可以说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的发明使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印刷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刷量增加,也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这一发明也导致了一次传媒革命,迅速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虽然中国的毕升很早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可是论道普及,却是远不及他!
时隔十五天,第一批两万份十二万张报纸在上百工人,三天三夜的忙活中终于出炉了.这两万份报纸一经印出,便立刻被送至各个府城县城的公主坊,然后由各地公主坊将报纸发至各乡镇.这第一批两万份报纸全部都是免费发放的,几乎各府,县每一家商铺都领到了一份.虽然亏了五千多枚银元,但是以后会大笔的赚回来的.
这第一期报纸乃是耿精忠的精心之作,利用了后世报纸的宣传手法,标题都是很吸引人的.尤其是第一张关于清剿海盗的内容,使用了许多带有煽动性的标语.
"海盗,不得不除的毒瘤!"
"虎头鲨,福建最大海盗头子的下场!"
"海上恶战-----马尾海军与海鲨战斗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