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娘帮着康嫂子切菜,耳边听得康嫂子道:“我今日不曾出门,不知道出了啥事儿。但我看我那小叔子都从千里迢迢的燕地赶回了京都,怕是出大事儿了,而且啊,有些人早就知道要出这大事儿。”顿了顿,她又道,“事到如今,也不瞒你了。我那小叔子是个有出息的,身上带着侯位呢。”
宦娘却并不讶异。她向来聪慧,从前帮着李老太写信给这位小叔子时,便猜出了这位小叔子身份不一般。只是她想不通,既然如此,这李家为何还要屈居在这窄小的杏花巷里?
康嫂子斜睨了眼她,道:“我早就猜到你不惊讶了。老太太这是在迁就我和你康哥呢,我们都是穷人身子,实在受不了富贵,打算在这儿多住几年,等以后孩子大些了,再搬到荣华道去。”
荣华道是富贵人家居住的地方,有许多人虽财力不足,却也挤破了脑袋要住进去。毕竟,能住到荣华道,也算是往贵人圈儿里踏进了一脚,行事方便许多。
李康痴傻,赵氏面有疤痕,若是住进荣华道,只怕要遭人耻笑,还会连累了那位小叔子的名声。
宦娘稍稍一想,便想通了内里缘由,未曾再追问。
等到众人齐聚一堂,共同用膳时,宦娘最后一个入座,细心掩了门窗。外头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似乎还夹带着雹子,噼里啪啦地击打着窗子,令人心惊。
入座之后,宦娘细细观察着那位身份不一般的小叔子。她不敢直视,先是看他衣裳,果然乍一看来朴实无华,细细瞧的话,便可发现这料子是南边的织云锦,唯有做官之人才能用。她又趁他说话时抬眼瞧他容貌,看上去约莫二十来岁,神情冷峻,端是位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君子人物。
果真是贵人。
宦娘不是清高人,也不是上赶着巴结贵人,自贱身份的人。只是“朝中有人好做事”,他既然匆匆忙忙地从燕地赶回,必是为了护李家几口人周全……
饭后,见那位小叔子被李老太太留在跟前叙话,宦娘稍一犹豫,启口平声道:“老太太,莫怪宦娘唐突。我只想知道,如今这祸事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这位贵人可能提点我几句?”
那男子面色平整,稍带冷色。见宦娘如此说,那男人略为冷淡地说道:“你看着便是个设心处虑的玲珑人物,想令我护你母女周全,且直说便是,何必绕这么大个弯?”
宦娘被他一刺,不由得怔住。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这话一出,辩解便显得矫情,不辩解又好似是默认,当真咄咄逼人。在非世族之人难以入仕的今朝,如他这样说话不留情面的人,也能一路青云,以寒门出身当上侯爷?看来,他当真是个能人。
宦娘并不恼,抬头直视着那位侯爷,朗声道:“侯爷既看出了,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向来知道人贵自立的道理,若非真到难处,我沈宦娘绝不求人。如今境况艰险,侯爷既有法子护人周全,不若也带上我母女二人。”顿了顿,她咬着牙,叩了个头,复又说道,“我与老太太是多年街坊,对老太太身上的毛病清楚得很,也曾帮她抓药煎汤。康哥康嫂年纪大了,下边又有采芸和凌昌需要照看。我来照顾老太太,最是合适。”
想要求人,必须也得予人好处才行。
李老太太望着跪在地上的宦娘,心生不忍,蹙眉怨道:“多两口饭而已,你有什么可犹豫的?再说了,十几年的街坊了,宦娘待我老太太恩情不浅,怎么?你这不孝子存心要我老太太欠着人情不还么?”
侯爷冷哼一声,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宦娘,沉声道:“能言会道如斯,可不是个善茬。”说罢,他扬摆起身,跨步离去。
宦娘心中忐忑,双膝跪地,只觉得那窗外的雹子一下下都打在了自己的心上。
李老太太却起身去搀扶她,道:“别理这小子。他嘴笨,便不喜欢会说话的。他直肠子缺心眼儿,便不喜欢咱们宦娘这般伶俐的。这是什么道理?不理他不理他。”
见宦娘神色黯淡,李老太太怔了一怔,笑道:“你却是不了解他。他每次说不过人,便拂袖而去,心底却是妥协了的。以后啊,你们母女跟着我们便是,有我们一口饭吃,也定有你一口饭吃。”
宦娘这才转悲为喜,连声谢道:“大恩大德,宦娘定然记在心中。”
李老太太拍拍她的胳膊,正色道:“什么恩德?你不必觉得这是我们的恩惠。你多年为善,好人就该有好报,不然哪里还有人要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