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大魏食货志 > 第78章 铜雀台二十

第78章 铜雀台二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德裕

【文章论】魏文《典论》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然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返。……沈休文独以音韵为切,轻重为难,语虽甚工,旨则未远矣。夫荆璧不能无瑕,随珠不能无纇,文旨高妙,岂以音韵为病哉!此可以言规矩之内,未可以言文章外意也。较其师友,则魏文与王、陈、应、刘讨论之矣。江南惟於五言为妙,故休文长於音韵,而谓[灵均以来,此秘未睹],不矣诬人甚矣!(《全唐文》卷七百九)

宋金元代

陈师道

魏文帝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子桓不足以及此,其能有所传乎?(《后山诗话》)

王直方

【都梁香与迷迭】古诗云:[傅山炉中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又:[氍口(登毛)五木香,迷迭及都梁。]尝按《广志》,都梁香出交广,形如藿香;迷迭出西域,魏文帝又有《迷迭赋》。信乎不行一万里,不读万卷书,不可看老杜诗也。(《王直方诗话》)

吴开

【睹木兴叹】魏文帝《柳赋》:[在予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供而九成。]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乃知睹木而兴叹,代有人矣。按《广州人物志》载:苏颋年五岁,裴谈过其父,试诵庾信《枯树赋》,颋避谈字,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文忠诗曰:[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可堪。]荆公诗:[道人从何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需长。]刘斯立诗云:[麦壠漫漫宿藳黄,新苗寸寸未经霜。手中马棰余三尺,想见归时如许长。]意皆相沿以生也。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江文通有《拟汤惠休诗》云:[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盖用魏文帝《秋胡行》云:[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优古堂诗话》)

郭茂倩

《古今乐录》曰:[《十五》歌文帝辞,后解歌瑟调“西山一喝高”“彭祖称七百”篇。]辞在瑟调。(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十五题解》)

《乐府解题》曰:[后人哀而赋之,为《秋胡行》]若魏文帝辞云:[尭任舜禹,当复何为],亦题曰《秋胡行》。《广题》曰:[曹植《秋胡行》但歌魏德,而不取秋胡事,与文帝之辞同也。](同上卷三十六《秋胡行题解》)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折杨柳行》,歌文帝‘西山’、古‘默默’二篇。”今不歌。](同上卷三十器《折杨柳行题解》)

魏文帝《饮马长城窟行》云:[泛舟横大江。]因以为题也。(同上卷三十八《泛舟横大江》题解)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云“《煌煌京洛行》歌文帝《园桃》一篇。]《乐府题解》曰:[晋乐奏文帝“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言虚美者多败。]

魏文帝诗曰:[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又曰:[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秋夜长》,其取诸此。(同上卷七十六《秋夜长题解》)

陈岩肖

魏武、魏文父子,横槊赋诗,虽遒壮抑扬,而乏帝王之度。(《庚溪诗话》卷上)

刘履

《善哉行》赋中有兴也。……此文帝因征行劳苦,感物忧伤而歌以自娱也。托言上山采薇,既不足以疗饥,而徒为风霜所侵。且物之羣动者尚各求其匹侣,今我何独远离所亲而劳於征役乎?於是还望故乡,则郁然垒垒者又为隔绝,使不可见,故其忧感之怀,反复兴叹而不能已焉。[汤汤川流]以下三语,亦以申言岁月如驰,人生如寄之意,宜乎策马被裘以自遣释也。西山真氏谓:[此篇末意纇《芙蓉池》,特以其中有可采者,故录之。]愚按《芙蓉池》一篇,首言[乘辇夜行丵游,逍遥步西园],末云[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则是缺人君弘济之度,纵一己流连之情,其不取也,宜矣。若夫[驱马出游,聊以写忧],亦人情所不能无者,读者不以词害意可也。

《杂诗》([漫漫秋夜长]篇)赋也。……按文帝黄初五年八月以舟师伐吴,九月遂至广陵。会暴风至,龙舟几覆。今此诗首言秋夜北风烈烈,以至彷徨不寐,感物思归,而有向风长叹,断绝中肠之悲。其必作于斯时欤?下篇意亦相合。([西北有浮云]篇)比也。……此篇以浮云自喻,言由西北而至东南,其作於广陵无疑矣。且帝实至广陵而还,此云[至吴会]者,岂以伐吴欲入其地而言欤?然以末句观之,则知其心事不遂,有难以语人者,故常畏人知也。

《燕歌行》赋而兼比也。……此妇人思其君子远行不归之词,岂帝为中郎将时,北征在外,代述闺中之意而作欤?然不可考矣。其曰:[慊慊思归]者,意其必然之词;[何为淹留]者,又怪而问之之词也。忧来而不敢忘,微吟而不能长,则可见其情义之正,词气之柔。至於[牵牛织女]而下,因赋所见而反以自况,含蓄无穷之思焉。(以上《选诗补注》卷二)

明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