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寮的老丈也是见识过五湖四海的人。
“老丈好见识,我是从江南来的,江南的山多是幽静,想不到这北方京里的山也有这般景色,也是有趣”。
“什么好景色,客官要是见识过香山,就不会再看的上这座小山丘了。喏,客官要是去香山还要赶早,那边有渡口,我们这里小地方,每天就一扁舟过河”。
茶寮老丈指了指不远处的河渡口。
“先生一看就是文雅之人,这小山哪里有什么游客,就是打柴的都嫌这座山干柴少。听说官府里为了增加政绩,还打算把山上的树都给刨了,开山种地呢”。
“不过官府也就是瞎想,小老儿家里的良田都雇不起人种,谁还会去这穷山贫地里去开荒呢。种不种出粮食都是两说呢”。
“以前听族里的老人说我们家还是从香河那边过来的,哎,祖宗们就是没有耐性,要是小老儿还在那香山脚下,这也不至于开个茶寮都供应不起家里的开支了”。
老丈喋喋不休的说着,想是这里的客人一天也没有几个,难得碰上一个外地来客,客人们打听事情,说的详细了,也许会有赏钱。
又加上心里早就对这望香山不满了,想着要是这望香山也如对面的香山一样,有个名刹在这镇着,他们这茶寮的生意还不红火的像正月?
引泉喝了口苦涩的茶水,默默的把茶末咽下去。
笑一笑道:“这望香山就没有什么特产山货?”
“香山的大名我也是听过的,也是那座山适合长枫树,要是本地的官衙考察这望香山的土地适合种那种风雅的植物,还怕引不来文人墨客?
有了这些人的聚集,再开一座山寺,也是清幽所在”。
“先生倒是好思量,可惜没用。小老儿几辈人在这里住着了。眼看着这荒山一日日突兀,那小树小枝的也被山野樵夫砍得差不多了。
我们望香县的官府都想到开荒这种主意了,哪里不能联想到仿照香山的发迹,来带动我们这些乡里。
官衙里的先生们考究过,说是这山贫瘠,长不出什么好物,只能长些小灌木野树什么的。
哎,等这山头都荒了,小老儿一家可是指什么生活啊”。
茶寮老丈拿眼瞅着引泉,他说了半天,家里的窘境都拿出来说了,这客人该给赏钱了吧?
引泉得着他的意思,从袖袋里拿出一块碎银子。
喜的那老丈的眼睛都直了。
“客官还有什么要问的,尽管提,小老儿对这山上的一根野草都熟的跟自家院子里的菜一样”。
“不用了,老丈给我们上些馒头和牛肉来吧”。
“哎,马上来”。
引泉心中有数,知道这山在当地并不受重视,就连实行开荒,恐怕都没有人愿意来种。
把心里原定的银子往下压一压。
到了官衙,和这里的书,记,官讨价还价,最后凑个吉利的数字,八万两买座小山,还真是便宜。
又是靠近京郊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小姐买这样一个毫无特色的小山丘做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