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梦还楚留香 >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九)

学而远行之----明代传说(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民国时期即有多名学者考证过,明史中有不少文字都改动过,与史实不符。特别是,称朱棣为马皇后所生的官方记载,都被做过手脚了。本来应该是最权威的《明史》等典籍,是清人万斯同编纂,他也给明史”抹黑”,好多东西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以讨好清廷,但这给后代史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留下许多历史悬念。

目前史学家认定朱棣为庶出的唯一”官方文件”,也是最权威记录,来源于明代《南京太常寺志》。但据考证,这书也被人做过手脚了,据说”枪手”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进士、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

孝陵内碽妃的牌位为什么”独向西”,有两种说法,一是朱棣和朱允炆这对叔侄在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中弄乱的,二是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所说:明南都太庙,嘉靖中为雷火所焚,嘉靖年间,孝陵前的供殿让雷击中,发生火灾,在神位重新摆放,有可能弄错了。

不过,顺便说一句,朱元璋名下有一二十个儿子,都称是他本人的”作品”。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据说朱元璋有占**室的爱好,以显自己是男人,有能耐。除了把元顺帝的妃子搞进自己的皇宫,在打败老对手陈友谅时,也将其妻阇氏纳为妃子。阇氏当时已有身孕,不久就生了一个陈友谅的遗腹子,朱元璋一直当作自己的儿子,还将他封在长沙,为潭王。

史学家称这是以讹传讹,与朱棣生父是元顺帝的说法一样无稽。但无风不起浪,里面肯定有故事。(作者不详)

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马秀英可以说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所有美德:贤惠、谦恭、宽厚、仁慈。朱元璋遇事总要与马秀英商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共过患难的夫妻,更多的是一种依赖与信任。朱元璋曾对马秀英说,朕有什么烦心事,往你这一坐心里就觉得踏实。

朱元璋杀苏坦妹时并不知道她是江南楚苏之一,事后还颇为得意,认为自己重振了军威。二夫人郭宁莲却不这样想,她大骂朱元璋滥杀无辜,然后赌气跑回了娘家,朱元璋没办法,只好向马秀英讨教。马秀英先是当着朱元璋的面冷嘲热讽一番,表明自己对错杀苏坦妹的立场,然后才替朱元璋拿主意,她让他把郭宁莲的父亲接来住段日子,不怕孝顺的郭宁莲不跟了来,这样做既维护了朱元璋的面子,一家人也团圆了,一番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马秀英是那种让你很想接近的女人,虽然高高在上,却不会给人造成一种压迫感,待人处事不卑不亢,遵纪守法并处处以身作则。

朱元璋登基做皇帝,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侯请赏的人络绎不绝,就象刘伯温所说的谁也不是圣人。朱元璋封完了有功之臣后来到后宫探视马秀英,笑着问她想不想为家人请封,马秀英回答朱元璋:“亲戚中有功劳有才干的追封无所谓,但寻常百姓追封请赏那是要说闲话的,你现在基业才刚开始,江山还没坐稳,就不要破这个例了。”朱元璋笑着说:“你是菩萨心肠,可你有没想过你身后的那些人,她们可不这么想。”“前有车后有辙,我不封谁还好意思讨封。”如此通情达理让朱元璋暗自佩服。果然,马秀英对朱元璋说的这一番话未及传达至整个后宫,达兰便在朱元璋面前为自己的亲戚们请封了。朱元璋便把马秀英拿出来做榜样,让达兰无言以对。

朱元璋把浙江四贤招至麾下后,恳请宋濂做西席,教太子们读书。这宋濂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故而对于不听教的学生常常是严惩不怠,无意中便得罪了真妃达兰。达兰看不惯他打太子的那股狠劲,拉着潭王跑到朱元璋处告状。当朱元璋看到潭王的一双小手被宋濂的板子打得又红又肿时,心疼的不得了,盛怒之下便欲治罪,马秀英劝道:“宋濂是你千辛万苦请来的西席,当初请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严加管教太子们的品行,在他的眼里,没有王公贵族只有顽皮的学生,如果是因为管教学生太过严厉而把老师赶走,岂不是被天下人笑话,说你朱元璋纵容太子,毫无容人之量。”一番话说得朱元璋颌首称是。

马秀英接二连三地跟达兰“过不去”令达兰十分不悦,便时常在嫔妃中调拨是非。楚方玉刚进后宫时,达兰便故意对马秀英说:“楚方玉一来,我们都尽失颜色了,我看皇上是要感化她,日后好封她为贵妃,当皇后也未可知啊。”马秀英听闻只平淡地回了一句:“你是越来越放肆了。”在马秀英看来,达兰为人并不可恶,只是让人觉得可怜,因此,马秀英在达兰出事前还提醒她:“去鸡鸣寺上香初一十五就行了,不要三天两头的往外跑。”达兰愣是没有听出话外之音,暗地里却骂马秀英多事。

朱元璋身边这么多女人,只有马秀英最忠于他,不管发生任何事,马秀英都坚决的站在朱元璋的立场替他分忧解难,因此,朱元璋对马秀英的感情最为真挚而且不容亵渎。上元节灯会,朱元璋微服与民同乐,无意中看到一些刁民用灯谜制成打油诗暗讽马秀英,不禁怒从心起,令人把赏灯会的所有游客都抓了起来,该审的审,该打的打,后被一卖凉粉的老头晓之以理才让其收回了成命,可想而知马秀英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