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琴江码头等待轮渡时,浅笑才想起回县城必定要经过琴江的琴江港,而前世的琴江跨海大桥是在2003年底才竣工完成的。那天的剪彩之后晚上有烟火晚会,这在小县城也是一件相当大的大事。大家互相告知,结伴而去。浅笑也和老公张华带着儿子果果一起难得的去凑了个热闹。
烟火到蛮好看的,桥也就那样,无非就是架越在大海上,比较高,还很长,两边有着高高的成弯月型的栏杆。倒是那一长串的路灯给浅笑留下很深的印象。洁白的灯光在远处遥望时,便觉得都圈上了一圈黄晕。柔和的光线从路灯上轻轻洒下,慢慢散开,又融合成一片,朦胧却很温暖。长长的一条一直延伸到海里去,感觉就是走在繁星争辉的银河,说不出的得意。
不过第二天听说有一个外地老头在观看烟花时不小心被当晚拥挤的人群挤死了,听得浅笑一阵后怕。但琴江当地的村民相当高兴,大家自发的在政府安排完后事之后,买了香火烛去祭拜老人,感谢他的牺牲。因为从开始造桥一直到竣工,工程很顺利,也没有任何事故发生。当地人很惶恐,按村里的老人说法破土动工要有动静(事故),才会顺顺利利。老人挤死在大桥上,一定程度的消灾挡难了。说法有迷信,有夸大,毕竟总口难调,不过到浅笑死时桥还是好好的,没有破败没有维修,不像后世的豆腐渣工程。不知是否应验当时的挤人事件,不得而知。
现在的琴江还没有发展起来,只是一个小镇,因琴江而被一分为二,浅笑现在待的叫琴江下村,对面的叫琴江上村。小镇因为是一个交通要塞,外加有一个港口,来往的车辆和人相对要多一些,比起浅笑待的荔浦镇要热闹些,贴近城市化些,从人的穿衣打扮可见分毫。
乡下的集市都是有时间分配的,而且也只有上午才有卖东西,中午就剩没买光又不想走的稀稀拉拉几个摊贩在。
琴江码头是一个例外的地方。这里一整天人流不断,车来车往,加上等待渡船不凑巧碰到吃饭时间,大家都会下车买点心垫垫肚子。有脑子灵活的就干起专供乘客的小吃摊,有一就有二,大家有样学样,慢慢的其它东西也融入进来,形成一个小集市,还是一整天的小集市。当然码头的对面也一样有个小集市。
琴江码头造的简单又灵巧,是用许许多多长长的条石排列而成。一直延伸到海里,等到渡轮到时把搭板摇下刚好和条石接的严丝合缝。
等待的车子就沿着这石条略微整齐的排着队伍,而等待过渡的散客则三三两两聚集在旁边自行成行。
看着前面还停着一些车,轮到自家有些晚。现在的轮渡还是小轮渡,一次只能装两辆小车加一辆拖拉机,再塞些散客就已经是极限;客车的话一次就只能两辆。其它车碰到客车都要避让,不管你排在什么位置都要让客车先过。这是一个比较有地方特色的规矩。
“妈妈,等到我们还早,不如下去透透气。让舅舅和司机叔叔去吃点东西。”
林蜜儿听到浅笑的话,暗骂自己糊涂。“我看是你嘴馋了吧。不过这次你嘴馋的是时候。大哥,小弟还有李同志(驾驶员)我们一起下去看看,也吃点东西先垫垫不然这干等着也难受。马上要的吃饭的点了,左右现在不吃到县城还是要吃的。”
“我有带干粮,你们去吃吧,我在还可以把东西看着。”司机李同志有些腼腆的说到。黝黑的脸上有那么一丝可疑的红晕飘过,不过配上黑皮肤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一起吧,钱财等重要的东西贴身放好,其它东西到无关。把车门锁一下,更放心。我看一些车大概经常跑这条路,已经很熟悉,不但车门没锁,连钥匙都还在。你看最前面的车发动机还开着,这肯定是为了渡轮来时好快速上去。”
“哇,大舅舅你不愧是解放军出身,来一次什么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浅笑崇拜的仰望着,大舅舅还有这一手。“我们来来回回也不少了,可还没您清楚。是不是姐姐?”
美音点点头:“是。”
“没有真本事在部队里怎么行。小丫头,别拍马屁,还用上‘您’这样尊称。”林建华难得开起玩笑,嘴角弯弯,想笑但可能由于常年不笑,要笑不笑的样子比哭还难看。
“大舅舅,您那还是别笑,那笑容看得我寒碜。”浅笑故意双手抱肩抖动。
“小丫头片子还打趣我来了,难得逗我开心,还不许我笑。那好我以后还是不笑了。现在大家听我的,整理一下,一起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