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御香 > 第二百四十七章:端午宫宴(一)

第二百四十七章:端午宫宴(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5月17日第二更)

宫中对端午的重视,远远出乎舒绿的意料。

端午前几日,宫里就给各宗室王府、文武百官赏下了端午节物。除了一些吃食外,更赏赐了延寿带和续命缕、辟邪香包等物,这些在他们入宫时可都要戴上的。

岑嬷嬷又专门给尚兰和舒绿二人开了小灶,将她们入宫后有可能用得上的礼仪再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舒绿强打着精神配合岑嬷嬷的教学,心里却老在想着关于皇帝的事情。

唉,希望是自己多虑了吧。上回进宫的时候,皇帝也没召见自己不是吗?

怀着忐忑的心情,舒绿对这次的端午宫宴总有点不安的预感。

端午那日天还没亮,信安王府自老王爷以下要进宫的人们就都起来准备了。

舒绿被巧英搀扶着坐上马车,刚刚驶出了王府前的小街拐出御道,就听到街上已经逐渐热闹起来。这一天,不论是对于达官贵人还是市斤小民,都是难得的大节日啊。

听说百姓们都会去京城郊外看赛龙舟,舒绿倒宁可去凑那个热闹,也好过进宫里去赴宴。上一次在宫里吃的那些冷冰冰的食物让她记忆犹新,而进餐时的规矩之繁杂也够讨厌的。舒绿甚至觉得长期在那种环境下进食,不得胃病简直是太神奇了。

马车渐渐靠近皇宫,路上的喧嚣吵杂声渐渐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宫的人少,只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尽量约束马匹保持肃静。

舒绿姐妹两个只有跟着长辈行动的份儿。她们先是到太后宫里给太后、太妃请安,再到皇后的长春宫中见过皇后及一干妃嫔。

这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到了宫中举行“射柳”庆典的时辰。于是她们又和来觐见的宗室女眷们一道,随着太后、皇后的凤驾来到皇宫庆天宫正殿大广场前就坐,准备当这盛大庆典的背景板。

之前进宫舒绿只到过太后的泰和宫和皇后的长春宫,这最大的庆天宫她还没来过。

庆天宫大殿建在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基上…高大的三重阙楼直耸入云。金碧辉煌的宫殿前分列着无数铁甲卫士,又有一群群的宫娥太监侍立手里捧着各色庆典节物恭立左右。

大殿前广场两边按照方位设立了观望台,一边供皇帝携宗室皇亲与百官就坐,另一边则是以太后为首的后宫女子及入宫拜贺的女宾。

钟鼓鸣响中,近千人在宫人引领下依次入座。舒绿发现自己坐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里,极为符合她这种小虾米的身份…顿时很有安全感。

请将我遗忘吧,贵人们,我就是一个小透明而已………………

她一边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一边偷眼看着观望台上的那些宫妃们。

这些贵人她已经不是头一回见到了。

兴耀帝的后、宫不算庞大,起码相对于他的父皇来说算得上相当节制。他膝下有三子二女,最大的大皇子也只有十五岁。

到目前为止,兴耀帝的后、宫里有份位的妃嫔不算太多。

皇后陶氏是皇帝的结发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就是长公主与二皇子。

皇贵妃于氏家中长辈多在朝为官…本人又是大皇子的生母,在宫中隐有与皇后分庭抗礼之势。皇上对她似乎也颇为宠信。

另外还有生了三皇子的曹淑妃、生了二公主的季贤妃,以及生育过已经夭折的三公主的钟舒媛,还有一位据说即将临盘的李美人。其他的美人、才人,舒绿就不是很清楚了。

她在那堆宫妃里没认出哪个是韩雪怡…听说她进宫后封了才人,也不知道是否被皇上临幸过。韩雪怡在江城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闺秀,扔到这妃嫔堆里头,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而已。

所以宫妃们的生活看起来风光,实则让人心寒。舒绿对于宫斗剧向来不感冒,当然就更加没有亲自参演的兴趣了。

不过让她感到安心的是,她可是比皇帝差着辈分呢,不可能被选进宫里当妃嫔的。

鼓乐声再次响起…所有人起身行礼恭迎圣驾莅临。

穿着衮服冠冕的兴耀帝被宫娥太监们簇拥着从殿上款步而下走向观望台…他身后跟着两个身穿明黄礼服的少年,显然就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了。隔得太远…舒绿也看不清那两个皇子的相貌。

如果长得像他们的父亲的话,应该是两个俊秀少年吧。

不经意的,兴耀帝那英俊得过分的面孔突然浮现在舒绿脑海里。三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年纪,兴耀帝显然正是如此。

英僚有什么用,当皇帝又不靠长相。舒绿在心中吐槽了一下,人康熙大帝还不是满脸麻子?朱元璋还猪腰子脸呢。一样的名垂千古,哼哼哼……

她绝不承认自己是颜控,嗯哼。

兴耀帝落座后,宣布射柳活动正式开始。

关于“射柳”的事情,之前展眉已经向舒绿解说过了。这不是本朝原创的端午庆典活动,但历朝历代,似乎就数本朝最为重视这个活动,或许跟大梁开国皇帝自己的爱好有关?

这个活动说白了就是一个骑射比赛。大梁太祖从马上得天下,极为重视子孙的骑射技艺,所有皇子与宗室男子都必须自幼学习骑射。

而射柳的具体规则,则是由宫人将充作箭靶的一些东西,挂在柳枝之上,让骑着马的射手瞄准靶子射箭。

这些靶子不一定是平时大家常常用来练习的那种圆木靶子,或许是一只葫芦,或许是一面铜镜,或许是别的东西——这些就全看当时的君王的喜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