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是当然咯,你不想想阿公做了半辈子木匠,难道还会骗你!”郑阿公自信的说。
叫来了掌柜的,问这轻木怎么卖,那掌柜的道三百文一根,叶三娘不知道这价格是便宜还是贵了,由着郑阿公和那掌柜的砍价,最后还是那掌柜的退了一步,说二百五十文一根轻木,郑阿公才不再往下砍了。
看了看木料的大小,叶三娘决定先买四根轻木,郑阿公又帮着选了卖相比较好的,叶三娘这才掏出一两银子给掌柜的,又让掌柜的帮忙叫人给送到叶守全家,叶三娘和郑阿公才往回走。
先送了郑阿公回郑兰沁家,谢谢了郑阿公,说等木饰品做好赚了钱一定请他吃多好的,乐得郑阿公不行,忙忙摆手让她快点回家做东西,等她赚钱请客。
叶三娘刚回到家,木料也刚刚送到,叫了送木料的把木料搬进店铺后边,又给了两文钱给送木料的,叶三娘才坐下来歇会儿。
吃过午饭,要叶守全打的一套刻刀也打好了,叶守全还做了个配套的皮套子给她装着,随机抽出一把刻刀试试,果然锋利无比。
赞叹了一会儿叶守全的手艺,叶三娘便望向地上的四根轻木。木头做首饰的样式和种类其实比玉石能做的要少得多,玉石可以做玉镯玉簪玉钗玉佩等一系列的首饰,而木头只能做簪子这一种头饰,所以,叶三娘打算这四根轻木全部做木簪。
看了看木头大小,叶三娘发现一根木头大约做四十根木簪左右,四根大约就是一百六十根,对于这个数量,叶三娘还算比较满意,平复了下心情,叶三娘便开始了在外面的第一次雕刻。
叶三娘将木头平均分成四十份,拿起其中一条,观察了下木头上的纹理,又回忆了前世见过的图案,很快便有了想法,这块木头上的纹理很细密,叶三娘拿着刻刀稍稍改变了部分纹理,便让这些纹理看上去像一层层的花瓣,又在几个地方或轻或重的刻了几刀,很快一朵盛开的梅花的模样便出来了,将多余部分用刻刀削掉,又将簪子前端用砂纸打磨好,刷了一层桐油,放在阴凉处风干。
又拿起一根木头如法炮制,很快一根雕得栩栩如生的兰花木簪也做好了,叶三娘打算将所有的簪子做成梅兰竹菊系列,每一套梅兰竹菊她又会稍稍改变样式,让每一套都有所不同,这样她才可以迅速打开市场,积累资本去买玉料,而且她准备以后买了玉料,在雕刻的时候也会做成系列,让系列成为她的特色,这样大家对她的作品也会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几天叶三娘便待在店铺后面雕刻木簪,直到将所有木头全部雕刻成了木簪才罢手,叶守全夫妇也不敢打扰她,除了叫她吃饭,其他时间都不敢在她身边大声说话。不过叶三娘的手艺却得到了叶守全夫妇俩的肯定,其实在郡城生活的老百姓也不见得多有钱,大多数妇女除了过年过节会戴着金银玉石首饰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戴木簪的,,甚至连秦氏和郑兰沁也不例外。
叶守全夫妇,尤其是秦氏见叶三娘雕刻的木簪花样和她以往见过的都不相同,而且比那些都好看,便时不时从店铺前过来看看叶三娘雕刻的那些木簪,还用手仔细的摸着。
等叶三娘完工的那天,共做了一百五十根木簪,送了一套给秦氏,秦氏立马便戴上了,逢人便指着头上的簪子问好不好看。又去了郑兰沁家一趟,送了一套给郑兰沁,剩下还有两根不成套,她便自己留着戴。
木簪刻好以后,也该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毕竟做得再好,没人买也是白搭,正好三天后又到了每月大赶集的日子,叶三娘将木簪分系列放好,又花钱买了一批木盒,将同一系列的四支木簪一一摆好在木盒里,便日日盼着三天后的大赶集。
到了大赶集的那天,叶三娘早早就起床了,收拾好了东西便准备出发,叶守全怕她一个姑娘家人生地不熟被人糊弄,也跟着一起去,留下秦氏守店铺。
大赶集是在东南西北城交叉的中心区域,等叶三娘和叶守全赶到中心区域时,却早已有人在叫卖了。
叶三娘以为自己够早了,没想到有人比自己更早,去城吏那里交了三文钱摆摊费,叶三娘便急急忙忙找起摊位来。
最后,叶三娘看到一个卖胭脂水粉摊子的旁边还没有人摆摊,便冲过去占了位置,麻利的将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又打开几个木盒让人可以见到里面的东西。
关于木簪的价格,叶三娘早就有了决定,她买木料花了一两银子,共做出一百五十根木簪,平均就是七文钱一支,木盒是两文钱一个买的,那么这样算起来一套四支木簪的成本便是三十文,加上她的制作费以及簪子的花样,她将一套簪子的价格定为一百文钱。
ps:各位书友求推荐票和收藏啊!一切只点击不投票的行为都是耍**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