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钧笑说无妨,将半个果子慢慢吃了,果然清甜爽口。刘苏将几瓣果皮放在火炉边炙烤,香气幽幽。
“官家如何?”他在长安城的牵挂过多,刘苏说了半日,竟忘了说起天子。
“天子之事,非我所能打探。”先撇清自己,“然视朝不辍,想来无大碍。”尽管日复一日地虚弱下去,短时期内,官家还是撑得住的。
又问起最为关切的事情:“‘群英会’殿下使着可还顺手?”十多日前赶上“正气歌”,她便晓得自己多了一个会首的身份,此时自是要过问的。“他们几时回来?”
要紧的是,阿言几时回来?
襄王不愿透露太多,只是道:“最多半月便回。”见女门客露出失望之色,又道:“阿衡与他们一道。”他的侍卫长与她的“群英会”一道行动,她大可不必担心他会将那群江湖人当作弃子。
难怪不曾见着侍卫长。刘苏也不解释,笑道:“全赖殿下照拂。现如今殿下安危是谁人负责?”
赵翊钧道:“不过是亲卫们轮番值日。既是姑娘来了,便劳烦姑娘。”她是做惯了护卫之事的,自然比别人可信些。亲卫虽忠心,武艺却远不如她。
刘苏笑应下,又道:“殿下若不见外,叫我无忧便是。”无忧,无咎,显而易见是一家子。
华夏士人自古便名、字并用,为显尊重,倒是称呼别人表字的时候多些。刘羁言等人在户籍上是良人,在千烟洲却被视为奴仆,自然无字。但他的姑娘替他赢得了自由身,是以他为自己取字“无咎”,他的姑娘自然跟着叫做“无忧”了。
然而刘苏这个“表字”几乎无用武之地,直到此时才派上用场。毕竟襄王殿下不好像吴越等人一般混叫“阿苏”,若是一直称姑娘,却又太生疏了些。
襄王从善如流改口,喟道:“那日见着无咎,果然与先前很不一样。”简直判若两人。他终于相信,自家那个万事不理的园丁,真的曾是世上最好的杀手。
刘苏笑,无论无咎还是阿言,在她看来都是一样的。稍一走神,融洽气氛便不见了,两人有些尴尬地沉默着。
直到帐外有亲卫通禀:“吴郎君求见。”接着一身精悍之气的前特种兵走了进来。
军中免参拜之礼,吴越便只是一躬身,一边听着刘苏介绍自己,一边打量着这位在他枪下逃过一劫的天之骄子。
目视刘苏:“这便是你选定的主公?”
刘苏回瞪:“总好过你选代王!”两人眉眼官司打得火热,好在不曾怠慢了正主。刘苏有心将吴越推荐给襄王——她自己做护卫不打紧,若是整个“正气歌”尤其是吴越也做了护卫,那便是暴殄天物了。
刘苏性子可恶,最好言语刻薄他人,能得她盛赞者,必有过人之处。然单看武力,赵翊钧并不能看出吴越有何特别之处,值得女门客一再强调:“这世上少有人是他敌手。”
倒是吴越不慌不忙,看一眼帐中悬着的舆图,道:“请殿下允我一观。”只这一句话,便值得赵翊钧郑重以待。
舆图乃是国之重器,非经特殊训练,寻常人是看不懂的。那位见多识广的女门客此时一脸迷惑,那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至于吴越,眼光落处尽是战略要地。赵翊钧便邀他详谈。
吴越指着雁门关南侧大营:“中军在此处。最前线则沿长城铺开,须防蛮军趁大雪越过长城偷袭。”说到这里,看一眼刘苏——喂,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刘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看不懂古代的行军地图怎么破啊摔!心里的小人怒而掀桌,面色却是凝定,只作看不见吴越眼色。
吴越:“……”指出几处隘口来,“这一处、这一处,还有这里,虽无大路,却极可能有小道。还请殿下遣出小股军队前往戍防。”
若是无小道更好,若有,“蛮军一旦越过长城,便可及时示警。又或者,我军可沿小路主动出击。”最后一句话才是他的最终目的——沿小路袭敌,没有哪一支队伍比“正气歌”更合适,便是高手如云的“群英会”也不如他专业训练出的准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