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第八章 道德品格,并非天生

第八章 道德品格,并非天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孩子与生俱来的攻击性

心理观察:遗传与攻击性实验

1.1 孩子攻击性强,是天生的吗?

廖妈妈的烦恼:女儿上幼儿园后,爷爷奶奶担心她在学校里受欺负。www.Pinwenba.com我却知道,这完全是不需要的。就像她班主任说的:“她不欺负别人就好了,那轮得到别人欺负她。”女儿一向好强,从不吃亏,从小就是一种就算自己头破血流也要争回一口气的人,因此幼儿园里从没人敢招惹她。

不过,虽然这样可以不用担心她在外面受欺负,但是一个女儿家,攻击性这么强,我也有点担心啊,我担心她以后嫁不出去!

后来有一次我又向老公说起我的担心,老公瞅了瞅我,说:“你都能找个好老公,她也能。”他的意思就是女儿的性子遗传我呗。不过话说回来,难道这个攻击性真的可以遗传吗?

攻击性是否真的来自于遗传,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就知道了。

1.2 心理实验:攻击天性

他们把2岁左右的儿童领进实验室中,在他们的身上戴上生理指标检测设备,然后让妈妈给他们讲故事。故事中夹杂一些紧张的情节。

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对这些紧张的情节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得非常紧张,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有的则个项生理指标变化都不明显。

随后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发现那些在听故事时生理指标变化大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同情心强、攻击行为少。而那些在听故事时生理指标变化小的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低,同情心较弱、攻击性强。

攻击性强的儿童不能调节他们的愤怒,因此,对待挫折性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敌对的。当这些孩子产生愤怒情绪时,可能伴随着比别人多的攻击动作和言语行为,他们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

1.3 实验结论:孩子的攻击性与生俱来

从实验的结果中,实验者得出结论:孩子的攻击性与生俱来。攻击性强的儿童更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在情绪失控下与别人发生冲突。

不过心理学家通过对孩子的攻击性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的攻击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坏事,在不同的情景中,它起着不同的作用,拥有两面性。

攻击性强的人竞争意识较强,反而能够适应强的竞争环境,有所作为;但是,攻击性强的人又往往易怒,与他人易发生冲突。攻击性弱的人虽然与他人可以很好相处,但是,他们往往性情温顺,竞争意识弱,缺少一些勇往直前的勇猛之气。

1.4 教育策略:扩大性格中有利的一面

从实验的结论和后人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孩子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也有好的一面,可以让他们养成不服输的性格,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适应。

因此对于幼小的孩子,面对他们与生俱来的攻击性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进行责骂,应该加以引导,扩大孩子性格中有利的一面,削弱孩子性格中的缺陷。

但是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注意一下,对于攻击性实在是很强的孩子,一定要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管理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免得在不良情绪之下冲动犯错,留下难以收拾的后果。

2. 孩子的攻击行为受什么影响

心理观察:挫折——攻击实验

2.1 孩子也会因怒火而攻击

有一次在舅舅家,看到表哥的两个孩子忽然打起架来了。原因是因为小的拿了大的一只彩笔,然后大的看到后,什么话都没说,把彩笔抢回来,并一把推向了自己的弟弟。小的被推倒在地上,马上就哭了起来。

舅妈马上去哄,指责大的不知道礼让,但是大的仍酷酷的收拾自己的彩笔,不理会他奶奶的指责。结果还是他爸爸理解他,在旁边说道:“别管他,今天他在学校跟别人打架了,还被老师批评了,正憋着气呢。”哦,原来他之所以这么具有攻击性,是因为心情不好啊!

从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我们可以知道情绪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迁怒别人,也就使得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攻击性更容易表现出来。现在我们从孩子的行为上也观察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是挫折情绪导致人们的攻击行为。

如果真如这个理论所说,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看看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再依此得出相应的答案。

2.2 心理实验:拿不到的玩具

1966年,奥地利行为学家洛伦兹曾发表了《论攻击》一书,大量描写了动物王国的攻击行为。接着很多研究者对人类的攻击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心理学界的研究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心理学家道拉德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

为了验证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心理学家设计进行了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是一群男孩,被试被分成两组。第一组的男孩在实验者的故意安排下,站在玻璃墙外观看满屋吸引人的玩具,让他们在玻璃墙外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等待之后,再允许他们去玩玩具。第二组被试则不需要等待,饰演者直接把他们带进房间里玩玩具。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在房间外面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他们的攻击行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也就是在房间外面经历过痛苦等待的男孩在玩玩具的时候表现出极端的破坏性。他们往往会打碎玩具,或者把玩具踩在脚下。相比而言,第二组没有经过等待和挫折的被试在玩玩具的时候则是很高兴,也很爱惜他们的玩具。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挫折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出现。

2.3 实验结论:攻击行为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相关

这位心理学家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攻击行为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相关。当个体受到挫折时,就会更加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实验成功的证明了挫折——侵犯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还是有学者不赞同这种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不应该只是由挫折情绪所导致。

2.4 教育策略:帮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挫折情绪

虽然实验的结果受到学者的争论,但是从实验中我们至少可以知道,挫折情绪会促使攻击行为的发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受挫折,而因挫折情绪产生的攻击行为往往也会带来负面的后果。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养成正确面对挫折的好习惯,帮助孩子管理好受挫后带来的负面情绪。

不过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受挫的时候,会不知觉得陷入很大的误区。他们在孩子受挫出现负面情绪后,会帮助孩子找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让孩子以一种不正当的发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比如说,孩子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哭,孩子的家长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然后使劲儿的都跺下地板,安慰孩子说是地板不好,帮忙教训地板。

其实,让孩子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是正确的,但是家长们如果选择的方式不正确,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说对着人发泄和对着死物发泄就是两种结果。像上面那种发泄方式,不但可能会促使孩子以后在受挫时,以教训使自己受挫的对象为发泄方式,还有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自身责任的坏习惯。不过这也不是说家长们不能在孩子受挫后进行安慰,只不过是说安慰的方向和内容要选好。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管理好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学会在挫折中吸取教训,逐渐成长。

3. 让孩子远离武器

心理观察:武器效应实验

3.1 武器是否会促进孩子的攻击行为?

玩具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玩具,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玩过,甚至有一些玩具枪的外形越来越仿真。孩子们喜欢拿着玩具枪,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家长们也乐得掏钱给孩子买这种玩具。

不过家长们也许不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叫“武器效应”理论。这个理论是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根据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武器”能够促使处于情绪准备状态的个体产生攻击性行为。

因此,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看的话,家长们给孩子买玩具枪这种具有攻击性的玩具,可能会促使儿童攻击行为的增多。

不过“武器效应”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争论性,究竟正确与否,很多人都抱有不同的意见。为了弄清楚武器究竟是否会促进个体的攻击性行为,家长们是否有必要给孩子们买玩具枪,我们来看一下伯克威茨的实验。

3.2 心理实验:羽毛球拍与手枪带来的反应

实验中,伯克威茨先让实验助手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激怒实验参加者。然后,给实验参加者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对激怒自己的实验者实施电击。

参加实验的被试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被试在给实验者电击时,分别被呈现给不同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只左轮手枪,第二种是只看到一只羽毛球拍。

结果发现,看到手枪的那组被激怒的被试,比看到羽毛球拍的被试对实验者实施了更多的电击。这证明了实验情境中的手枪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

3.3 实验结论:攻击型武器能够促使攻击性行为

实验结果验证了伯克威茨的理论假设,为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理论提供了证据。因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结论:攻击型武器能够促进了人们的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对此种现象的解释是:带有一定属性的工具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暗示,这种暗示会促进相应的行为。比如攻击型武器给人们攻击的暗示,促进了人们的攻击行为;奖杯带有竞争的暗示,容易引起人们的竞争行为。而生活中很多的社会现象也证实了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理论。

3.4 教育策略:注意给孩子呈现的物品的属性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事物本身所带的属性会给人们一种暗示,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家长们可以从这个结论可以知道,对于呈现给孩子的物品,也要注意一下它们的属性,分开来看就是:

(1)别给孩子呈现消极暗示的物品。

东西都带有一定的属性,这种属性会给人们带来相应的暗示。比如拳击手套、冲锋枪等物品会给孩子以攻击、暴力的暗示,这种暗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使孩子的行为向这一方面发展。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尽量少给孩子挑选这种带有消极属性的玩具,以免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暗示。

家长可以以带有积极属性的玩具来代替消极属性的玩具,比如说给孩子买玩具赛车等来代替玩具枪,因为赛车代表竞争,可以提高孩子的竞争性,又可以避免从玩具枪上带来的攻击性。

(2)利用物品暗示引导孩子行为。

暗示能够不知不觉就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家长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物品给孩子一定的暗示,引导孩子的行为。

比如说带有竞争属性的玩具和物品,如奖杯,玩具赛车,象棋可以给孩子带来竞争的暗示;而时间表、钟表等则会给孩子带来时间的暗示,可以帮助家长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4. 什么时候儿童才能分清事情的好坏

心理观察:道德发展阶段试验

4.1 孩子能否分清好坏?

冯爸爸的疑问:孩子能够分清事情的好坏吗?上周,我带3岁的儿子回乡下看望他的爷爷奶奶。因为我以为爸妈一定会在家,所以一开始也没有跟他们说,结果到了之后吃了个闭门羹。无语的是邻居家里也没人,我看着儿子被北风吹红的小鼻子,决定从后面的院子里爬进去,我记得家里通向院子里的门一直不锁。

结果进入屋子里后,儿子瞪着大眼对我说:“爸爸做坏事。”我觉得有点丢脸,不过还是告诉他说这不算坏事,然后跟他解释一通。结果半天后,他还是很疑惑的看着我。我很无力了,他这么小,究竟能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吗?

孩子们究竟能不能分清事情的好坏,我觉得家长们都可以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发现一些信息。他们小的时候,判断的参考规则会很单一,考虑问题很简单,直到他们逐渐长大,才会像成人一般思考问题。

不过这只是通过观察发现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判断孩子的道德发展,这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将会产生很大的启示作用。

4.2 心理实验:孩子们的道德判断

判断事情是好是坏是一种道德判断,孩子道德判断的能力其实有一种发展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以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为基础,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研究,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了3阶段。

首先皮亚杰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下面就是皮亚杰设计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朱利安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就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奥古斯塔斯在打开墨水瓶时,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然后,把这些故事讲给不同的年龄的儿童,然后问他们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

最后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来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在大量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前道德阶段,大约在4-5岁以前,道德判断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二,他律道德阶段,在4、5岁-8、9岁之间,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如道德规范,而不考虑行为意向;三,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思维判断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会考虑行为的动机,在儿童9-10岁后出现。

基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他设计的故事是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故事内容如下:

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实验者把这个两难故事讲给儿童听,故事讲完后,实验者问作为被试的儿童以下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

实验采用的是纵向研究法法,实验者对72名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测量,并在多个国家进行验证。

结果,柯尔伯格根据儿童在回答问题时为证明自己的立场所给出的理由把儿童的道德水平分成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水平1: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该水平的推理主要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该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第二阶段,利己主义定向

水平2:习俗水平,约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该水平的推理判断会将被判断的行为与社会崇尚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该水平包括: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第四阶段,法律与秩序定向。

水平3:后习俗水平,约从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该水平的推理判断个人自己的观点应该放在社会的观点之前。该水平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第六阶段,原则与良心定向。

4.3 实验结论:儿童的道德存在一个发展阶段

从两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儿童的道德存在一个发展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判断所依据的标准也越来越成熟。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研究在心理学界影响巨大,逐渐在西方心理学中形成一个重要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揭示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

4.4 教育策略:根据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

从实验中知道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遵循这个规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假如儿童的道德水平为达到某一阶段,而教育者却一味的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进行说教,结果只会是儿童既不能理解教育者的观点,还会因为教育者忽视了儿童自身的感受而对此产生反感,让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而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开始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衡量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和教育者再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强加在儿童身上更是容易引起儿童的反抗。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对于儿童的道德判断因根据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给以适当的引导,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不要过于心急。也不要在孩子判断错误的时候过于苛责,只需引导孩子逐渐学会进行正确的判断就行。

教育孩子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也许要等到他们懂得“人生”和“人参”的区别。

5. 学的早未必学得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