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一:在儿童早期,儿童是主题式概念,他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对木块进行分类,强调特定物体之间的关系;年龄稍长之后,儿童会形成链式概念,他们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但是分类标准经常转变;更为年长的儿童才会形成稳定的分类标准,根据充分必要的事物特征形成真正的概念。
而综合两个实验来看的话,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了这么一个结论。
结论二:儿童对事物真正的概念的形成要到学龄期。
两个实验的结果影响很大,但是也被很多后人所挑战,并且后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不一样的实验结论。
挑战一:Markman等人的研究得出,儿童在更早的时候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概念,只不过在分类的时候,容易受到外界、儿童注意力本身的干扰。
挑战二:现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很早就具有了分类的能力,在3岁或者更早的时候,儿童就能够按照某一标准分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儿童就形成了相关的概念,只不过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容易变动这些概念。
5.4 教育策略:适当锻炼儿童的分类能力,促进儿童的概念形成
究竟孩子的分类能力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来看,得不到一致的结果。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实验中知道,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会形成关于事物的概念,而且他们这种对事物的概念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
从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可以知道,概念的形成对于认识世界,解决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可以在儿童形成对事物的概念的时候,适当的进行引导。也就是帮助孩子形成概念。
那么怎样才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概念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加强孩子对事物概念的认识。在分类过程中,父母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帮助认识一类事物的定义特征,产生对一类事物的概念。
比如说,当孩子把苹果、香蕉、菠萝等水果分为一类的时候,就说明孩子能够认识这3中物体中的共同属性,意识到水果的概念。
6. 看看孩子的计算能力
心理观察:算术运算实验
6.1 “1+1=2,2+2=?老师没有教”
小时候,别的事情记不清了,但是有一句话记得很清楚,就是大人们总是喜欢问我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然后在我回答不上来的时候调侃着说:“1+1=2,2+2=?老师没有教!”原意是想说我上课没有认真学,找理由推脱。
但是长大后,身边出现好些小孩之后,发现这句话还是存在一定的正确性的。
有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高兴的向我炫耀她不到3岁的女儿会算数了。为了满足一下朋友作为妈妈的骄傲,我很识相的就问她的女儿:“1+1等于几啊?”小宝贝很快的就答道:“1+1等于2!”我又问道:“那2+2等于几?”结果孩子被难倒了,不知所措的看向她妈妈。看来,先人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啊,果然是1+1=2,2+2=?老师没有教。
从儿童的这种现象来看,儿童最初的计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到达一定年纪,才会慢慢的掌握基数更高的计算。那么儿童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计算能力的呢,他们的计算能力又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6.2 心理实验:失踪的和忽然出现的老鼠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计算能力的发展跟孩子关于数字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分不开,认为只有当孩子认识到数字的基数属性的时候,儿童才能够逐渐进行运算。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数字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计算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其中Wynn为了探索个体早期是否有运算能力,利用不可能场景的实验方法,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中,Wynn把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放在一个架子前,架子的前面有一个可以升起与降落的屏幕,架子旁边还有一个小窗口,实验者可以通过小窗口把玩具放上架子,或者把玩具从架子上拿走。屏幕只是遮挡住架子展示玩具的一部分,架子离窗口较近的那一部分并未被遮挡,坐在架子前面的婴儿可以看到从窗口上伸出的手放置玩具或拿走玩具。还有就是,实验者通过特殊设计,当屏幕升起后,实验者可以在婴儿看不到的地方把玩具放到架子上,或者从架子上拿走玩具。
实验内容基本上是分为两部分,加法部分和减法部分。在加法部分中,婴儿看到架子上有一只玩具老鼠,然后实验者把屏幕升起,婴儿们可以看到一只手拿着一只玩具老鼠放到了屏幕后面的架子上,然后再空手离开。接着实验者再把屏幕降下来。屏幕降下来后,婴儿会看到两种结果,一种是可能结果,即架子上有了两只玩具老鼠,另一种是不可能结果,架子上依然只有一只玩具老鼠。
实验者需要观察与记录的是婴儿在看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是的反应与时间,然后再加以比较。结果实验者惊奇的发现,婴儿对不可能结果注视的时间更加的长,这说明婴儿对这种不可能结果感到惊奇,不是自己所预期的结果,也就说明了婴儿能够进行1+1=2的运算。
实验者给用另一些婴儿进行了减法部分的实验,实验中,婴儿们首先看到了架子上有两只老鼠玩具,然后实验者把架子前面的屏幕升起,婴儿门紧接着看见一只手从窗口伸进屏幕后面,从里面拿走了一只老鼠玩具。接着实验者再把屏幕落下,婴儿们同样看到了两种结果。其中一种是可能结果,架子上只剩下了一只老鼠玩具,另一种是不可能结果,架子上依然有两只老鼠玩具。
结果实验者发现,5个月大的婴儿对不可能结果注视的时间长于可能结果。说明他们能够进行2-1=1的运算,预期屏幕后面只剩下一只老鼠玩具,所以当屏幕后面没有出现自己预期的结果时,便感到惊奇,花更多的时间注视。
6.3 实验结论:个体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Wynn从实验结果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结论一:个体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Wynn的实验影响很大,在后来被学者们多次重复,并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后来,经过反复的实验、大量的观察与统计,心理学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论二:个体在婴儿阶段就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但是他们的计算能力很弱,仅限于1+1=2的运算,稍大一些数字的加减运算他们就不能理解,比如说2+2的运算要到儿童4-5岁的时候才能理解。
结论三:儿童这种加减运算跟他们的思维发展一样,存在着具体到抽象再到口头计算的一个发展过程。
6.4 教育策略:儿童早期的数字教学要适当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的计算能力有限,他们对于数字运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孩子的数字的教学也应该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
有些家长比较心急,很早就拿着写字板教儿童进行数字运算,但是这种不符合儿童数学计算能力发展特点的训练没有多大的效果。
家长与教育者应该针对儿童数学计算能力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从具体到抽象。而运算的强度也不可过大,应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比如一般情况下5岁左右的儿童不能接受超过数字5的计算,这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强求儿童。
7. 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区分多与少
心理观察:序数实验
7.1 孩子序数能力的发展
小侄女刚学会开口说话,非常的调皮。今天上她家的时候给带了点路上买的小橘子。橘子很甜,一会儿就被吃掉不少。结果小侄女急了,把塑料袋里的橘子霸占在怀里,再也不让别人拿。嫂子怕她把橘子给败了,拿着一个大橘子跟小侄女换。结果小侄女提溜着小袋身子一扭,留给了她妈妈一个美丽的背影。嫂子笑道:“难道这么小就知道你那个多一些?”
我也同样感到疑问,小侄女这种行为究竟是因为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多一些,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结果?
这个问题涉及到儿童对数字序数属性的理解和应用,它和数字运算一样,属于儿童数字概念发展的一部分。
数字的序数属性是指不同数字相比较指的更多或更少。为了研究儿童对数字的序数属性的理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真相。
7.2 心理实验:多与少,大与小的比较
费根森、凯里与豪瑟为了研究个体小时候能否理解数字的序数属性,区分那一个更大或者更小,在2002年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
他们选择的实验被试是10个月和12个月大的婴儿。实验过程很简单,实验之前,实验者先让小被试们熟悉一下实验的材料:一种美味的薄脆饼干。然后实验者在被试面前,将不同数目的薄脆饼干相继放入到两个不同的容器中。
其中在放入饼干的过程中,实验者要让婴儿清楚地看到放入到两个不同容器的饼干数目不同。比如说,实验者把1片饼干放进了左边的容器,而右边的容器则放入了2片饼干。
然后实验者让婴儿自己爬到两个放着饼干的容器前选择一个容器,取出饼干。实验时,实验者除了1片与2片饼干的比较,还有2片与3片饼干的比较,还有3与4,2与4等。
实验结果发现,10个月与12个月的婴儿都能够选择出装有更多饼干的容器,拿出饼干。这说明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儿已经能够区分哪一个更多,那一个更少。
除了费根森他们的实验,同一年还有另一位学者进行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对婴儿对数字的序数属性的认识进行了研究。
这个实验依然是在2002年进行的,进行这个实验的心理学家叫布兰诺。布兰诺的实验的是基于儿童习惯化范式的基础上进行的。
该实验选取的的实验材料是一系列数字组成的递增序列与递减序列。实验开始后,实验者先向婴儿展现一系列存在一定关系,并且方向相同的数字序列。比如2、4、8和4、8、16。这两个序列都是递增的序列,且前后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大小比值为1:2。或者给婴儿呈现全部都是递减的数字序列,如16、8、4和8、4、2。
实验者不断给婴儿呈现方向相同,且规则一样的数字序列,直到婴儿对再次出现的数字序列表现的失去兴趣,已经习惯化。在给婴儿呈现方向相反和相同的两种序列,但是序列的规则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给婴儿呈现12、6、3和3、6、12等新序列。
当呈现新序列的时候,实验者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看婴儿对那一种序列会产生去习惯化现象,即对新出现的数字序列表现出兴趣。
结果,实验者通过观察发现,11个月大的婴儿对方向相反的新序列重新产生了兴趣,出现了去习惯化的现象。
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婴儿已经能够区分出数字的大小比较。因为只有当他们能够区分递增序列与递减序列中前后数字的大小比较关系,才能够再出现方向相反的新序列的时候表现出“新奇”、“感兴趣”的反应。
7.3 实验结论:个体很小的时候就能分清大小,区分多少
从这两个实验的结果中,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实验结论:
结论:个体在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数字之间那一个表示更多,那一个表示更少的概念。
而且经过后来心理学家的观察与统计,发现儿童对于数字的序数属性的认识有一个从小数字到大数字的逐渐发展过程
7.4 教育策略:从序数开始让儿童逐步掌握数字概念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区分多与少,对数字的序数属性产生一定的认识。
所以家长可以从儿童对数字的序数属性的认识开始,加强儿童的数字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说在生活中让儿童学会区分辨两堆东西,那一堆更多,那一堆更少,或者让儿童学比较钱币的大小,都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儿童对数字序数属性的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8. 照片接下来将会出现在哪里
心理观察:照片观察实验
8.1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分辨先后顺序
孩子究竟什么时候开始能够分辨时间的先后顺序,什么时候开始对时间产生一定的知觉?
很多家长似乎都无法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只知道孩子到小学的时候,老师开始教孩子认识钟表,认识时间。难道孩子关于时间的知觉是从小学才开始的吗?这似乎是不正确的,因为大多数小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先吃早饭,再吃午饭,最后才吃晚饭。这也是孩子关于时间的一种知觉,只不过是关于时间先后顺序的认识。
那么究竟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时间知觉,家长又该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时间意识的培养呢?
有人提出,个体还是在婴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时间知觉,出现了相关的时间概念。提出该观点的心理学家用一些心理学实验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实验,看是否如心理学家们所说的那样,个体还是在婴儿阶段就已经有了时间知觉。
8.2 心理实验:照片中的顺序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个体关于时间概念的了解一般分为经验时间和逻辑时间的掌握。而经验时间是指个体对时间顺序和时间持续的长短的知觉经验;逻辑时间即时间的逻辑属性,如通过对速度和距离的估计推测汽车行驶的时间。
1993年,黑斯以婴儿为被试做了一个非常简单,发现了婴儿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时间顺序的知觉。
实验过程很简单,实验的材料是一组非常有趣的照片,能够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实验时,实验者将照片通过一定的仪器,按照某一种方位顺序呈现给婴儿。比如说,实验者将照片按照“右边,右边,左边”的顺序呈现给婴儿。
实验者的设想是,假如婴儿有了对时间按顺序的知觉,就会在照片的不断展示中发现照片出现的方位规律,然后就会在照片出现时准确的把头转上照片,而不需要在大屏幕中搜索照片出现在哪里。相反,如果婴儿不能编码事情出现的时间顺序,那么他就不知道照片将会在哪一边出现,也就不知道将往那一边看,会对照片进行搜索。
结果,实验者通过观察婴儿们的行为反应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发现照片出现的规律,在照片出现的时候准确的把头转上照片出现的方位,甚至他们会在照片出现之前就把头转向即将要出现照片的方位,向那个方位望过去。
8.3 实验结论: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知觉事情的先后顺序
从这个实验结果,实验者的出了一个结论。
结论: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编码事件出现的时间顺序,具有一定的时间知觉。
这个实验结论证明了某些心理学家关于时间知觉发展所提出的观点,在儿童时间知觉研究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除了该实验,后来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重复验证了这一个结论。
比如说,有学者通过给婴儿顺放与倒放电影的实验,得出了个体4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分辨出重力对液体的影响的电影是在正常播放还是在倒放。
由此可见,个体确实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时间知觉,能够分辨事情发生的顺序,既有了关于时间按顺序的知觉。
8.4 教育策略:儿童时间知觉的训练可以早一点
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儿童的时间知觉出现得很早,孩子还是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区分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以对于孩子时间意识的培养也可以适当地提早一点。
但是很多家长都会忽视这一个问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家长对幼儿的时间意识进行培养,也不会花精力去观察孩子的时间知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不过现实却是,一个人的时间意识会促进他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而大家都知道,在现代生活中,有一个正确的时间管理方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家长们不要只把自己关心的范围圈在孩子学习、身体上,还要适当的培养孩子其他一些方面的素质,比如说对于时间的掌握。
又因为,孩子的时间知觉出现的比较早,所以家长可以适当的在儿童早期开始对孩子的时间知觉进行一些引导性的锻炼,比如说让孩子玩一些具有顺序要求的游戏,或者在生活中跟孩子讲话,带孩子做事的时候多灌输一下顺序概念,比如说:“宝宝,我们先穿好鞋子和衣服,再把门锁上,然后再去奶奶家。”这样可以逐渐强化孩子对时间顺序的理解,加强孩子对时间的意识。
不过对于稍稍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时间顺序的孩子,则较为适合进一步的对时间的认识。
9. 不要轻易相信幼儿对时间的估计
心理观察:时间持续实验
9.1 孩子知道吃一顿饭要多久吗?
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亲戚家的小孩端着个小饭碗儿,一点一点的用勺子慢慢吃着。结果我们连饭后茶都喝完了,过去将近一个小时了,小孩的小饭碗里的饭依然还有很多。
他妈妈可能是觉得这个习惯不好,于是对小孩说:“小豪,你的饭吃了多久啦,怎么还端着个饭碗?吃快一点。”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小孩瞅着他妈妈认真的说:“肯定没有超过半个小时!”
小孩的童言让我们大家都乐了一会儿,但是同样也让我觉得好奇。他是估计不好自己吃饭的时间,还是在为自己辩解?
如果是前一个答案,那么说明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够的对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很好的估计;如果是后一个答案,那说明这孩子的情商真的很高。那究竟会是那一个答案呢,我们一起去心理学家的研究中看看,他们能够为我们解答。
9.2 心理实验:灯光没有如约亮起来!
在上一个实验中,我们将时间概念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经验时间。而从经验时间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它也可以再继续细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时间顺序的知觉,其二是对时间持续长短的知觉。我们在这一小节中,研究的就是儿童对持续时间长短的知觉。
近年,也就是2002年,Colo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通过重复呈现给婴儿一系列有时间规律的事件,然后当婴儿熟悉这种事件的时候忽然改变事件呈现的时间,同时观察婴儿的反应。
不过这里的观察并不是仅通过双眼进行观察,Colo的实验中是以婴儿的心跳速率作为观察对象的。他们以婴儿心跳速率的变化来判断婴儿是否发现了事件产生的变化。
实验在室内进行,实验者先给婴儿呈现灯光2秒钟,然后再熄掉灯光,呈现黑暗期3秒。3秒过后,继续呈现2秒钟的灯光,如此重复8次。在第9次的时候,省去灯光。实验者通过仪器观察婴儿的心率变化。
实验者还对另一些婴儿进行了基本类似的实验处理,唯一不同的就是将黑暗期的时间改为5秒,其余各处均一样。
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的实验处理均得到了一样的实验结果,婴儿们在事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也就是第9次,灯光没有依据婴儿们所预期的那样亮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心率出现了降低的现象。
9.3 实验结论:婴儿能够对几秒钟的短时间进行准确的估计
从实验结果中,Colo得出结论:婴儿能够对几秒钟的短时间进行准确的估计。
也就是说明了婴儿已经有了关于事件的持续时间的知觉,只不过这种知觉能力有限,只限于在几秒钟内的估计。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心理学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发现,对更长时间的准确估计则得到儿童更为年长的时候。比如说,儿童要到5岁,才能比较准确的估计长达30秒的时间,直到8-14岁,儿童对持续时间的估计才会逐渐稳定。
9.4 教育策略:怎唐对待孩子的时间估计能力?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个体对持续时间的长短的估计能力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有非常的有限,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呢?
(1)不要高估幼儿对持续时间的判断能力。
幼儿对持续时间的估计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无法对较长的持续时间进行准确的估计,所以在幼儿阶段,家长不能对儿童的时间知觉能力过度的要求,比如说不要对幼儿说多长时间后再干某事。
但是生活中,有些家长对此没有非常好的意识,所以经常在孩子没有正确估计好时间,导致事情延误或者出错后责骂孩子。其实孩子真的很冤枉,他们并没有像家长想象的那样因为贪玩或者没放在心上而忘了时间,只是因为他们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正确估计好时间,所以才导致这样的错误。所以家长们不要因此苛责孩子。
家长们需要做的事帮助孩子正确估计好时间,成功的完成事情。比如家长可以借助钟表的帮助,让孩子在正确的时间内做好你交代的事情。比如,可以对幼儿说当表盘中第二长的那根针走到9的时候,该怎样怎样。
(2)遵循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规律,适当培养孩子对时间的估计能力。
幼儿对持续时间的估计有一定的发展阶段,到8-14岁,他们这种能力就基本稳定。作为家长,不必急于训练儿童的这种能力,只需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为儿童提供一些有利于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培养就行。
比如说让孩子闭上眼睛数数,体会时间的流逝,或者从小事起,让孩子估计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