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及预后|兴奋症状在24小时内最明显,3日内逐渐消失,预后好|症状大多在1周末消失,10日后仍不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病死率高,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后遗症可能性较大
【辅助检查】
1.血生化检测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pk-bb)的正常值<10u/l,若活性显著增高是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可帮助确定脑组织损伤程度和判断预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的正常值<6μg/l,神经元受损时此酶活性升高。
2.头颅超声检查 可发现脑室变窄或消失,提示脑水肿;脑室周围尤其多见于侧脑室外角后方,有高回声区,多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水肿引起;在局灶或广泛的脑实质缺血区域可见到局部或散在的高回声区。
3.ct检查1正常:脑实质所有区域密度正常>18hu;2斑点状:区域性局部密度减低,分布在两个脑叶;3弥漫状:两个以上区域密度减低;4全部大脑半球普遍性密度减低,灰白质差别消失,侧脑室变窄。
4.脑电图 可出现异常棘波,有助于临床确定脑病变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
5.磁共振成像 对于脑灰、白质的分辨率异常清晰,且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b超或ct不易探及的部位,对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脑损伤的判断均有较强的敏感性。弥散加权磁共振对显示脑梗死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断】
凡有围生期窒息史,尤其是重度窒息史(apgar评分1分种≤3分,5分钟≤5分,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者)的足月儿,于生后最初1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和神经反射减低及惊厥等,均应考虑本病,近年运用影像学技术,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先天性病毒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治疗】
1.支持疗法 选择适当的供氧方法,保持血pao2在50~70mmhg以上,paco2在40mmhg以下。维持良好循环功能,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保证各器官的血液灌注。血压低者应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多巴胺2.5~5μg/(kg·min),也可同时加用多巴酚丁胺。呼吸性酸中毒在改善通气后即得以纠正。中度、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碳酸氢纳治疗,但剂量不宜过大。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4.16~5.55mmol/l,75~100mg/dl),以提高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源。
2.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负荷量为15~20mg/kg缓慢静脉或肌内注射,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再加用10mg/kg,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3~5mg/(kg·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除止惊外还可有稳定毛细血管功能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安定或水合氯醛,低血清钙或低血糖者按相应疾病处理。
3.减轻脑水肿 控制液体入量在60~80ml/(kg·d)。一般首先用呋塞米,每次0.5~1mg/kg,进行利尿性脱水和白蛋白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起到脱水作用。若颅内压增高明显可用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每4~6小时1次,共3~5次。一般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
【预后】
本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关系密切。凡自主呼吸出现过迟、频繁惊厥不能控制、神经症状持续1周仍未减轻或消失、脑电图异常、血清cpk-bb持续增高者预后均不良。幸存者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智力障碍和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
积极推广新法复苏,防止围生期窒息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具体措施见第二节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