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看的这些房子里,我觉的旧鼓楼大街里的那个院子最合眼,先把这个定下来吧,您抽空过去和他们主家聊聊,价格差不多就成。另外还有两三处也还凑合,可惜就是院子都不太规整,也可以买,不过不着急,您和他们慢慢侃价。剩下就是这几处的房子,也得抓紧买下来,不过不用收拾了,就那么放着,只要房子不倒就成,您看看,我都给注明了。”
洪涛自己趴在桌子上,拿出一大堆白纸来,上面全都是他这一天的素描,每张对应一处房产,这年头没有数码相机,要想记录影像资料,最快的方式就是自己动手画。拿着图画、对照着名单地址和各种数据,洪涛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算是把大概的目标定了下来,然后统计好之后递给了那二爷。在购买房产这件事儿上,洪涛不打算出头露面,一切手续都由那二爷去办理。
“哎,不对啊,国子监和西海北边那两套院子你怎么给漏了?要说规整,没有比那两套院子再规整的啦。”那二爷拿过名单看了看,忽然坐起身,拍着名单向洪涛抱怨,那两套院子他早就看上眼了,也向洪涛特意推荐过。
那二爷说的这两处房产,确实都是正经八摆的好四合院。其实要是说起四合院来,也只有那二爷说的这两个院子,还有洪涛看上的旧鼓楼大街里的那个院子算得上是真正完整的四合院,其它的院子,包括洪涛现在住的那个地方,严格上讲,只能叫做独门独院,根本算不上四合院。
京城的四合院是个特色,虽然都是民居,但也是很有讲究的。从字面上讲,四合的意思就是四个方向,也就是说,这个院子必须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房子组成的,才叫四合院。为什么非要四个方向都有房子呢?这里面也有讲究,要的就是长幼有序、主客分离、各安其所、作息方便,用一个现代比较流行的词来概括就是:和谐!
北房,就是正房,这里是家中长辈的卧房和起居室,东西厢房则由晚辈来居住,按照东尊西卑的惯例,长房子孙住东边,剩下的南房一般用作客房或者书房,至于院子里的厨房和厕所,那不算正经房子,一般都是找个不起眼的角落搭个低矮的屋子也就罢了。
这种规模的院落,正好适合一家三代人居住,院门一关,自己家过自己家的小日子,院子里还有足够的空间来种些花花草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院子里不能种松树和杨树,据说那是墓地里才种的树种,属于阴宅。当然了,解放之后这种讲究就少了,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吧,有棵树挡着太阳,总比干晒着强。
这种四合院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多少来随意变化大小,还能随意组合,一般来讲,分成了大中小三种规模。
大四合院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像恭王府那种宅院,就是十三进的大宅门了,里面是四合院连着四合院,大四合院套着小四合院,还有花园、假山等等。
中四合院就要简单多了,一般有五间或者七间北房,其中三间或五间是正房,左右两边还带着两个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南房五间半,其中一间作为大门使用,半间是门房,另外在北房后面,会多出一排比北房稍矮的房子,叫做后罩房,一般都是堆放杂物或者给女佣人居住,家里的男佣人一般都住在倒座房里,也就是南房。
大、中型的四合院在京城里数量并不太多,因为这种院子不光造价高,而且还得有佣人,一般人口没那么多的家庭犯不着去花那个冤枉钱,所以大多数富裕家庭的院子,都是小四合院。
这种小四合院在京城里随处可见,它也是三间正房,但是没有耳房和后罩房,东西厢房也变成了各两间,再加上三间南房(倒座房),就围成了一个基本的四合院格局,从而省略了前院、后院,只保留了一个院子,更不用有影壁墙之类的东西。
这些四合院大多兴建于清朝或者民国时期,解放后基本就没有新建的了,而且由于各种运动,大部分四合院都被政府没收之后,重新分配给了民居居住。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就不再以院子为单位分配,而是以房间为单位。这样一来,很多中型的四合院就被拆分成几个院落使用,比如前院住几家、主院里住几家、后院里再住几家。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