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黄飞鸿的喊声,周三来不及转头,迅速向前扑倒,同时手臂猛地向后甩出,一直握在手里的拂尘向后掷出。拂尘出手之后,周三没有回头看,而是继续向前扑倒,然后两臂撑地迅速翻转站起身来。
这时扭头再看,只见九宫捂着自己的肚子慢慢的跪倒,手里的长刀哐啷一声落在地上,而他的胸口则插着一支拂尘,正是他使用的那一柄。
九宫估计到头来都没想到他会死在自己的兵器之下,而且死的这么憋屈。要不是他启动机关,拂尘上的枪头就露不出来,没有枪头的拂尘并没有太多的杀伤力,最多能砸他一下。可是有了那个他亲自启动的机关,却最终要了他的命。
看着九宫慢慢的死去,周三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将那把拂尘从九宫的身上扒下来,将上面的血迹清理掉以后收起来。周三很喜欢这根精致的拂尘杆,打造的非常精致,尤其是那个机关更是巧妙。
虽然不知道里面的机关是什么原理,但绝对不是弹簧一类,而是更精巧的组合型机关。而且这东西拿在手里不显眼,在等一会儿的终极大战中或许能用得到。
九宫既然死了,朝天观这里的剧情也就该结束了,不过陆浩东的怀里多了一个小姑娘。周三的金疮药确实是管用,小女孩除了脸色不太好,身体有些乏力,胸口有些疼痛之外就没有别的问题了。要不是她身上还有血迹,估计谁也看不出她刚刚中了一枪。
小姑娘不死,除了周三之外,最高兴的就是陆浩东了,他本以为自己一辈子要在悔恨中度过了,但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然没死,还被救活了,因此抱着小女孩就跟亲女儿似的,周三想帮他抱抱他都不愿意。
因为战斗结束的很快,因此时间还充足,赶到咸虾栏取回名册还有机会跟孙文回合,因此三大一小四个人立即赶往咸虾栏。只是除了周三之外,没有人知道哪里才是最终的决战地,按照原剧情,陆浩东还有纳兰元述都会死在那个地方。
不过这样的结果却不是周三愿意看到的,最起码要保证陆浩东不死,然后酌情考虑纳兰元述的生死。说实话,周三是真的喜欢纳兰元述这个角色,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他身上附加的精气神以及内涵是每一个华夏人所推崇的。
纳兰元述个人武艺高强自是不必多说,带兵打仗的能力也不用怀疑,难得的是在战斗的时候还能顾忌到平民的安危,同时又博学多才,在那样的年代里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要知道他只是一个武夫而已。
除此之外,纳兰元述的忠义也是不得不提的一点,虽然他效忠的是腐朽的清王朝,但也只能说他的目光短浅或者说思想不够开放,而不能说他那个人就是坏人。
忠勇刚毅四个字,那就是对纳兰元述个人最好的描述,忠字第一,勇字第二。可惜的是纳兰元述生错的年代,除了清末之外,纳兰元述那样的人不管在哪一个年代都会是一位大英雄一样的人物,但惟独在那个年代里不行,尤其他本身还是满族人。
事实上在电影中,纳兰元述自己也明白,也一直在强调自己是身不由己。纳兰元述对腐朽的清王朝以及当局很不满,但是却无能为力,他个人的见识和眼光限制住了他的思想,所以只能在身不由己的过程中慢慢的随着那个腐朽的王朝一起衰落。
在最后的决斗中,黄飞鸿说你也一样无路可走。黄飞鸿说的是纳兰元述杀了英使馆参赞,无路可走了。
但在纳兰元述的心中,却已经明白,即便是杀了那个参赞的事儿不暴露,他也一样无路可走了,或者说是他已经预料到清王朝的消亡,但是却又找不到别的出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那个时候的纳兰元述心中,他所坚守的信念“忠勇刚毅”已经开始动摇,或者说已经崩溃了,尤其是那个“忠”字。因为他知道清王朝已经没有了活路,可是却又找不到别的路,那个时候的纳兰元述,其实跟白莲教那些神功护体梦破碎的教徒一样。
人的信念和信仰一旦破碎,那整个人死或者不死,就完全没有什么区别。而支撑着纳兰元述跟黄飞鸿决斗的,也就只有他身上的那一身官服以及一身的武艺了。
每次想到纳兰元述的死,周三心里就有些堵,事实上在那个年代里,孙文陆浩东那样的先行者很少,而最多的是纳兰元述那样的迷茫者,有学问有能力,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处在一种完全迷茫的状态中。
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讲,纳兰元述的死也是他解脱。对与错不在于纳兰或者黄飞鸿甚至孙文陆浩东,而在于那个时代,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都太微不足道。
一边走,周三一边在心里暗暗计算等会儿该怎么做,论武力的话,肯定不是黄飞鸿或者纳兰元述的对手,特别是使用布棍的纳兰元述更不是一般人能对付的。
要不是黄飞鸿的应变能力实在很强,那他也别想那么快的杀掉纳兰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