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3看书网 > 梦穿康熙换乾坤 >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第四十八章——太后不开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师,紫禁城,慈宁宫。

皇太后布木布泰有些失落,是的,一种失落的神情显而易见的挂在她的脸上。皇帝福临这几日的所作所为,多多少少都有些与祖制不符,也就让她这位“皇额娘”、“太皇太后”的心气儿不太顺畅:

先是顺治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也就是炮轰星堡不果、接着成立了所谓“火器营”当日,也许是受了小玄烨那一番言辞的鼓动,皇帝当晚就在木兰围场的御帐之中谕令兵部:“国家选举人才,共襄治理,文武两途,允宜并重。(顺治十二年乙未科武举会试结束后)现中试武举二百二十人,均应照文进士例一体殿试,并将亲行阅试:先试马步箭,次试策文,永著为例”[1]。

五日之后,兵部在尚书噶达浑的主持下,以极高的效率就在那木兰围场,拿出了一纸所谓的“武殿试则例”:读卷官用大学士、学士、及吏、户、礼、刑、工、五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堂官、各一员。提调官、用兵部尚书侍郎二员。监试、受卷弥封掌卷巡绰、写榜各官。及光禄寺备宴、俱与文殿试同。其印卷官、用职方司理官、郎中、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各一员。供给官、用武库司理事官、郎中他赤哈哈番各一员。太常寺官一员。光禄寺官六员。其中规定武举人各于**就试。试毕,以卷送午门外东直房,读卷官公阅。传胪先一日,内三院官、兵部官各执选取卷进呈跪读。俟御批一甲三名毕,各赴内院,公(共)同填榜用宝。皇帝从之。【详见《清世祖皇帝实录》第九十三卷】

要知道,满人武士是不必参加什么武举“三试[2]”的,那这殿试武举,意味着要有一批汉人武举人得到皇帝的朱批钦点,从而“高官得坐”、仕途顺利,长此以往,汉人在行伍中的地位就会逐步抬升……

八月二十三日,演武结束之后皇帝一行并没有急着返回京师,而是在弘毅和鳌拜的共同建议下,又在木兰演武场继续操练骑步兵攻占传统城堡、俄式四方城堡和星型城堡的各种战术,以及西洋鸟枪兵防御战法,自然是把自己的那位孙儿忙活的够呛,一直闹腾到八月二十六日,皇帝才起驾回京。

也就在那几日,鳌拜领受自己的懿旨,每天都会将演武的细节、皇帝的态度、皇子的表现、众臣的反应等诸多内幕从木兰演武场源源不断送至这慈宁宫来。最后一天皇帝起驾返京之时,回来传话的下人说,小玄烨现在居然在参加演武的满蒙官兵中口碑奇好,还说什么“功封”多罗贝勒爷的玄烨真乃“金乌下凡、兵战奇才”之类的言辞早已传遍军中,连驻防京师的八旗军中也开始流传什么“贝勒爷自有天助,自太阳之中引下神火,与百步之外取人性命,连那些远在北地活吃人肉的罗刹(此处就是说佛教中恶魔的本意了)都俯首听命、甘受指使,纷纷从原本普通的鸟铳中喷出神火,而且喷火的速度和频率奇快,最后几十人就打败了满清第一巴图鲁率领的数千精兵,连鳌拜本人也是重伤不起了,这贝勒爷的火器实在是闻所未闻的厉害!”……

今日已经是八月三十日了,皇帝一行已经返回紫禁城两天了。两天内,福临、岳乐、明安达礼、兵部尚书噶达浑、汤若望、几名参与木兰演武的王公九卿、内大臣,还有小小贝勒爷玄烨,已经数次在位育宫商议军国大事。据太监尚有贵回来禀报,似乎很是君臣相得,几个人时而争论不休、时而其乐融融,很多议决就这样频繁送往兵部、工部,还有远在天边的宁古塔、呼玛尔和乌兰乌德……其中还有一条,竟是钦命多罗贝勒玄烨为钦差,代表皇帝福临,在明安达礼和噶达浑同陪下,去检视畿辅驻防八旗[3]和京师禁旅八旗[4]!

流言终归是流言,眼下也不足为虑,因为木兰演武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她皇太后布木布泰的面前,包括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玄烨的指挥得当、力克强敌,还有几名内大臣特别是鳌拜的信服,以及皇帝福临的最终决断……理智告诉她,结果很好,如果按照这些部署发展下去,配备了先进西洋鸟枪的大清铁骑将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自己,还是压抑不住心中的巨大失落。

为什么?看着自己的儿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难道不值得开心?

答案远非这么简单!要知道,满蒙八旗是大清入关、定鼎中原的凭借,而蒙古八旗,又是不亚于满洲八旗的一种决定力量。而皇太后布木布泰,或者说她黄金家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在蒙古诸部之中就是中流砥柱,这也决定了这位皇太后,在蒙古和满洲的位置和作用!假若一旦火器变成似孙儿玄烨一般运用起来无坚不摧的战力,传统八旗骑兵的作用就会下降,蒙古诸部将不再是必须依仗的军事力量,那作为蒙古势力的代言人,皇太后自己一言九鼎的日子将辉煌不再。

再者,都知道前明火器运用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曾经令满蒙八旗吃亏不少。而西洋火器虽然犀利,但却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清不会把希望单纯寄托在一两个洋人身上。如果要大力发展火器,就必然要倚重前明的火器专家,那都是些什么人?无论年龄大小、籍贯何方、秉性脾气,他们都会是以汉人为主的群体!一个“蛮夷王朝”的决定性军事力量掌握在自诩为“中华正统”的汉人手中,又有谁会保证这些汉人会一直尊崇满洲人的统治?这也是关键所在!

假使说蒙古诸部地位衰落只是涉及自己的荣辱地位,那首崇满洲的国策是否能够延续下去,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作为大清皇太后,布木布泰不得不忧思长远,不得不关注此处,也就自然而然的失落惆怅起来。

“苏麻,火器就如此要紧吗?”皇太后突然问道,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皇太后,奴婢昨日问了小爷这个事情了,您猜他如何说?”苏麻从侍女手中接过茶杯,轻轻放在皇太后面前,不温不火的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